close

最近在與朋友聊天時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朋友提到某個公司本業經營還算不錯,但由於該產業市場逐漸在萎縮,因此公司營業額不升反降,於是董事會必須思考其它獲利之方向,在沒有太多市調、仔細規劃與人力安排之下,僅就片面的市場潛力資料就成立了一個新的事業部門。該事業部門營運至今逾一年多,問題狀況頻傳不僅包含:人事組織不斷的更新(因為專業經理人、新人皆留不住)、缺乏核心競爭力無法與同業競爭(擁有好的機器設備但卻無法發揮價值),更令人傻眼的是管理制度居然還是以員工留在公司的時間長短來評估員工績效價值,主管沒下班員工就不敢下班,此外更要求本部前去新事業部門支援的同仁必須乖乖待在那不要亂跑,以防止董事會的人說新事業部門的員工都沒好好認真工作,當下聽到這個個案時,其實還蠻傻眼的,心裡想只是裝模作樣沒有產出實質的績效,這個事業部還有辦法繼續營運下去嗎?

就我個人認為,社會變遷時代在進步,管理的方式也應該因應組織來進行調整,身為新事業部的專業經理人,必須發揮領導管理的價值,透過績效制度、結果論、走動式管理等不同方式來激勵員工,強化員工能量讓其發揮價值,而非僅是應付董事會,製造出「我們都很努力但卻是零績效」的現象;董事會則是在評估一個新的事業體時必須更謹慎小心,去思考本業核心能力是否能延伸、新事業與本業的核心價值觀是否有差異、市場客群的差異性、能否真的接的到生意等因素,而非就片面的市場潛力資料就投入資源,如果一切都只是「裝模作樣」非真正的「有利可圖」,那不僅是違背了公司成立的宗旨,更會讓人家認為是一場笑話,您說是嗎?

arrow
arrow

    BOGRP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